top of page

Search


為什麼值得停下腳步,等待孩子的浮現?——來自第一屆「台灣瑞吉歐教育實踐座談會」的邀請
在這個追求速成與成果的年代,教育是否還能有一點「等待」的空間?2025 年 8 月 2 日,由 Smiley Rhythm 主辦的第一屆【台灣瑞吉歐教育實踐座談會】,以「等待浮現的教育」為主題,邀請教育工作者與家長一同探問:當我們願意放下對結果的執著,靜靜觀察孩子與世界的互動時,會發生什麼?
本次論壇聚焦於瑞吉歐教育理念在台灣的在地實踐,透過案例分享與現場對話,重新思考教師與家長的角色,並鼓勵以「觀察、等待、回應」取代急切地引導與控制。這不只是一次教學經驗的交流,更是對教育本質的重新凝視。
教育的價值,不在於立即的答案,而是那一刻孩子真正浮現出自己思考、感受與創造力時的光芒。我們相信,這樣的浮現值得被等待,也值得我們共同守護。

Bao Wen Chen
Jul 153 min read


2025創意祭|藏與現:今年我們做了哪些新的嘗試?
今年的創意祭主題是【藏與現|Hide and Seek】。這是我們第一次為創意祭設定年度主題,試圖回應創作與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現象:我們所期待的結果,不一定會立刻浮現。有時,答案需要時間醞釀;而在等待的過程中,才是理解真正深刻的時刻。
因此,今年我們在策展方式上做了三個新的嘗試。首先,是設定這個主題,讓來自不同校區、不同領域的孩子創作,能夠在展覽中產生一種彼此呼應的語境。第二,我們舉辦「台灣瑞吉歐教育實踐座談會」,希望透過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真實對話,一起討論什麼是「等待浮現的教育」。第三,我們嘗試邀請市長參與,讓教育的公共性能夠進一步被看見與回應。
我們相信,教育不是孤立於社會的,而是每天都在形塑孩子如何觀看世界。我們也相信,策展的每個選擇,本身就是對價值的回應。創意祭是一場展覽,更是一場提問:我們願意在尋找與浮現之間,停留多久?

Bao Wen Chen
Jul 113 min read


Living Forms:創意花道——我們的第一場 MADE Studio 生物塑膠藝術工作坊
在《Living Forms:生物塑膠的花道探索》藝術工作坊中,參與者透過明膠與甘油製作生物塑膠,開啟一場關於創作、材料與感知的對話旅程。從液態到固態、從不確定到成形,學員們在過程中重新連結創作與真實經驗,體會到藝術不只是技術的學習,而是自由、自我與詩意的流動表達。這次探索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:當我們願意傾聽,材料會用自己的語言說話,而藝術工作坊的本質,就是在這樣的傾聽與回應中生成。這是 MADE Studio 首次策劃的創意花道實驗,也是一場屬於每個人的感官教育與教育文化實踐的起點。

Bao Wen Chen
May 313 min read
bottom of page